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政府规章的决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31 23:43:08   浏览:842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政府规章的决定

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政府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政府规章的决定

沈阳市人民政府令

第74号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政府规章的决定》业经2007年6月25日市人民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




市长:李英杰

二○○七年七月二日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政府规章的决定

《沈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沈政发〔1990〕48号)等6件政府规章业经市政府2007年第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予以废止,现将有关废止规章目录公布如下:

序号
规章名称
发布时间
发布文号

1
沈阳市专业技术人员

继续教育规定
1990、6、12
沈政发[1990]48号

2
沈阳市退休干部再工作管理暂行规定
1990、10、6
沈政发〔1990〕85号

3
沈阳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奖金、津贴管理暂行规定
1990、11、8
沈政发〔1990〕94号

4
沈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暂行办法
1990、11、19
沈政发〔1990〕101号

5
沈阳市乡镇选聘合同制干部管理暂行规定
1990、11、29
沈政发〔1990〕102号

6
沈阳市选派出国培训人员工作暂行规定
1990、11、29
沈政发〔1990〕103号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农林开发项目信贷管理,严禁利用土地开发和土地转让名义非法集资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农林开发项目信贷管理,严禁利用土地开发和土地转让名义非法集资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

银发[1999]254号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烟台住房储蓄银行、蚌埠住房储蓄银行(各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由当地人民银行转发):
近年来,部分地区以开发“果园”、“庄园”的名义,炒卖土地,非法集资,扰乱了正常的土地市场和金融秩序,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利影响。为此,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了《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国办发〔1999〕39号)。为贯彻国务院通知精神,加
强农林开发项目信贷管理,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金融机构要依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要求,加强农林开发项目信贷管理。人民银行各分支行要加大对利用土地开发、土地转让名义非法集资行为的监管和查处力度。
二、各金融机构对农林开发项目正常资金需要,既要积极支持,又要严格审查,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
三、以土地作抵押的农林开发贷款项目,应依法进行抵押登记。
未交清土地价款或未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开发用地,不得作为贷款抵押物。
以土地抵押的农林开发项目贷款,其贷款期限应不超过土地使用权剩余出让年限。
四、申请农林开发贷款的项目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否则,金融机构一律不予贷款。
五、严禁金融机构对以下项目或用途发放贷款:
(一)非法炒卖土地,包括利用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证和用地红线图转让等形式变相炒卖土地;
(二)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禁止开垦区内从事土地开发活动;
(三)未经合法批准,擅自改变土地用途;
(四)依法不能发放贷款的其他项目或用途。
六、各金融机构要加强农林开发项目贷款管理。严禁借款人以农林开发名义,将贷款挪用于建商品住房、别墅、度假村、宾馆、饭店及其他娱乐设施等房地产开发项目。
七、各金融机构要依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和本通知要求,会同土地、林业等行政主管部门,对“果园”、“庄园”等农林开发项目贷款进行一次认真清理。
对挪用贷款进行土地使用权非法转让和集体土地非法交易的,金融机构要立即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并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对挪用贷款的借款人及其有关责任人员要按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已发放的农林开发项目贷款,其抵押物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金融机构应要求借款人及时更换抵押物。
已发放的农林开发项目贷款,其抵押物未依法进行抵押登记的,应尽快依法补办抵押登记手续。
借款人的行为足以使抵押物价值减少的,金融机构有权要求借款人停止其行为。抵押物价值减少时,金融机构有权要求借款人恢复抵押物的价值,或者提供与减少的价值相当的担保。
在清理过程中,各金融机构要切实做好资产保全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信贷资产的损失。
八、金融机构因行使抵押权而取得的土地,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置。
九、严禁利用土地开发和土地转让名义非法集资和非法从事金融活动。违反规定的,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严惩。
十、严禁金融机构参与土地炒卖等非法土地交易活动,违反规定的,将对有关机构和责任人员予以严惩。
十一、人民银行各分支行对利用土地开发、土地转让名义非法集资和从事金融活动,以及金融机构参与非法土地交易的行为,要坚决查处,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



1999年7月22日

全国农村机械维修点管理办法(修正)

农牧渔业部


全国农村机械维修点管理办法(修正)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五日农牧渔业部发布根据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农业部令第39号修订)

随着农牧副渔各业的发展,农村机械维修量大面广,任务更加繁重,为建立农村机械维修体系,加强对维修服务工作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农村机械维修点,是指以维修农牧渔业机械为主业的国营、集体(合作)、个体多种形式的农村机械维修经营单位。
第二条 申请从事农村机械维修的服务点,须经当地农业机械管理部门签署意见,县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考核发给技术合格证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营业执照后方可营业。
第三条 农村机械维修点实行国营、集体(合作)、个体多种形式并存,各自发挥优势。农村机械维修点,必须遵守国家政策、法律和维修工作中的各种规定,接受农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技术指导和管理。
第四条 农村机械维修点,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节能为重点,提高农机具技术状态为目的,方便、及时、经济、优质地作好维修服务工作。
第五条 农村机械维修点,必须由县农机管理部门,根据其技术水平和工具、仪器、设备等条件,确定经营农村机械维修等级,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有关规定确定经营服务项目。在营业执照所规定的经营范围内开展维修服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无理干涉。
第六条 请帮手、带学徒的应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请帮手、带学徒应当签订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期限和报酬等。
第七条 必须按照技术标准和工艺规程要求进行维修,确保维修质量。因修理技术原因而损坏的机件,由维修点负责赔偿,用户和维修点因修理质量问题发生争议时,由农机管理部门调解。
第八条 农村机械维修点的量具、仪器和维修设备要经常自检,并按照当地规定时间,定期送计量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九条 农村机械维修点,要建立维修技术档案(卡片),对维修的机具要进行记载,定期向农机管理部门汇报工作情况。
第十条 县农机管理部门组织培训各级维修点的维修工人,并按国家颁发的技术等级标准进行考核,合格者发给证书。
第十一条 参照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统一收费标准收取工时、配件、材料等费用。农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 农村机械维修点应按国家和省级政府规定交纳税金和管理费。农机部门对农村机械维修点开展有偿技术服务,可适当收取技术服务费。任何单位不得征收或摊派其他费用,不得平调其修理工具、仪器、设备、房产及资金等。
第十三条 大力推广适合当地农村机械维修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根据条件和可能,积极开展旧件修复,降低维修费用。所需维修材料等物资应纳入计划。
第十四条 农村机械维修点可采取多种服务方式,积极为用户服务。
第十五条 农业机械维修点技术人员的技术职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 对农村机械维修点质量差、收费高、违反规定的,农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根据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1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七条 农村机械维修点,要按照本办法制定具体服务公约,公布于众切实执行。
第十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实行。